县政府网站 | 市政府网站 实时天气: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(电话:0941-3106199 - 邮箱:2792631559@qq.com)
您当前的位置:网站首页 - 专题专栏 - 热点新闻 - 详细

【甘快看·我们的家园 幸福美好新甘肃】卓尼县:力争打造万亩以上食用菌种植产业

日期:2024/7/31 字号:[大][中][小] 视力保护色:

 中国经济网甘南7月31日讯 (记者 梁木) 卓尼县,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,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,气候寒冷湿润。独特的地理位置、气候等自然条件,造就了卓尼县栽培的食用菌品相好、肉质厚、蛋白质含量高,富含多种氨基酸、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物质,口感鲜美。近年来,卓尼县全力推进现代种植业食用菌、中藏药材、高原夏菜、青稞、油菜“五个万亩”产业培育行动,以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成为卓尼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。


图为黑木耳栽培大棚。 中国经济网记者 梁木摄

  通过近两年的发展,卓尼县食用菌种植规模逐步扩大,品种从黑木耳、羊肚菌的单一种植逐步向以黑木耳、白玉木耳、羊肚菌、金耳和赤松茸为主的多元化种植模式转变。截止目前,全县建成黑木耳标准化栽培大棚2000多座,引培美石菇源、菌味生态、纳朵朵、山珍土特产等龙头企业开展产品研发、加工销售,基本形成了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产业链;在栽培基地实行“党组织+龙头企业+集体经济+基地+人才+农户”的产业联动模式,4家龙头企业、35家合作社带动农牧户5680余户,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。


图为吊袋栽培的白玉木耳,与下方的金耳“共享空间”。 中国经济网记者 梁木摄

  2022年,返乡“海归”青年张纳欣创立了卓尼县纳朵朵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,在100亩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内种植赤松茸。

  为什么选择赤松茸?气候适合、市场正热、趋势向好,在这些之外,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种植简单。“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自己种植,而是带动周边老百姓一起种植。”张纳欣说到,“赤松茸是一种‘懒人菇’,种植方式比较简单,而且对菌棒、大棚这些都不是必需,很适合推广。”同样也是这个原因,除了大范围的种植与销售外,基地目前还有一部分科研板块。“我们选择了4种不同的菌种,采用不同的种植方式,希望可以找到最适合卓尼的菌种和种植方式,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赤松茸的种植行列中来。”

  “这些看着光秃秃的地方,其实长着不少成熟菇。”在基地大棚内,张纳欣向记者介绍赤松茸的种植模式和采摘要求,“赤松茸是鲜菇,如果体积太大会不利于运输,通常市场要求不超过8厘米,所以每天都要采摘3遍。”大棚内正在采摘赤松茸的6名工人和她们手提篮子里摆放整齐的赤松茸,印证着张纳欣的话。

图为基地工人正在采摘赤松茸。 中国经济网记者 梁木摄

  这些在基地务工的人员,多数来自周边的乡镇。张纳欣告诉记者,2023年,基地为木耳镇及周边的49名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,人均年增收8000余元。同时,基地还开展技术培训,通过以工代训的形式培训了100余人。

  据了解,卓尼县结合创新实施的“千人千万”培训计划,在栽培基地开展了以木耳为主的食用菌栽培等职业技能培训,累计培训合作社负责人、农牧民群众、县乡农技人员、乡镇村涉农干部、致富带头人和种植户1120余人次。2024年计划在全县10个乡镇发展食用菌种植9000亩,到2025年食用菌种植面积达1万亩以上,力争总产值突破3亿元。



【推荐给好友阅读】 【关闭本页】 【打印本稿】 【返回顶部】  
 
 
Copyright © 2018-2020 临潭宣传网 www.ltxcw.cn All Rights Reserved 地址:甘肃省临潭县城关镇西大街160号 建议使用1920*1080分辩率
网络谣言举报电话:(0941)8218089 举报网站:http://www.gsjubao.cn 举报邮箱:xs8218089@163.com
主办:临潭县委宣传部 陇ICP备2022000032号甘公网安备 62302102000112号